朱姝是公司新興業務運營管理部推進處副處長,承擔著公司新興業務推進與運營管理的職責,這是一個處處需要創新的部門。
“做事先做人,萬事勤為先”,是朱姝的行為準則,為了響應集團業務生態化要求,她既要為現有業務守疆拓土,還要不斷改進既有工作模式,通過“傳、幫、帶”等方式,積極帶領團隊下沉一線,切實解決業務及管理流程上的問題,用實際行動為黨和公司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繪制一條新業務產品的“生命線”
“過去,我們僅僅知道有這樣一個產品,但卻不知道它是否處于良性發展的過程中,所以常常找不到問題的關鍵點。”朱姝發現,產品評估體系的缺失是公司產品孵化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問題。
正如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生老病死,那么公司的產品和業務是否也有自己的“生命線”呢?受到這一啟發,朱姝帶領團隊開發了一套“新興業務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把公司產品納入不同生命周期:導入期、生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并基于生命周期對產品進行管理。
萌發繪制產品“生命線”的初衷令人興奮,但實現過程卻不容易,因為若想確定某個產品所在的周期,就需要梳理出該產品或業務的成本和多維度收入情況。然而,在原有的財務體系下,單個產品的對應財務關系復雜,從而導致單獨產品線的財務數據很難被輕易剝離出來。
為此,朱姝帶領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梳理工作。300多個產品、2000多對關系,團隊的梳理工作消耗了近1年時間。這項乏味而繁重的財務梳理工作讓原來財務部門對應不清晰的問題得以緩解,產品和業務的營收變得更加明晰。朱姝和團隊的工作經驗在電話會議上向全集團得以分享和推廣。
繪制“生命線”只是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第一步,為了加速產品優化改進,朱姝團隊進而又設置了“紅黃牌機制”,對所有產品的成本和收入進行實時跟蹤管理。如果一件產品的利潤率下滑,規模也在下滑,那么新業務部推進處就會給該產品發一張“黃牌”,提醒產品運營單位對產品進行優化改進;一旦產品利潤率繼續惡化下去,就會收到“紅牌”,這意味著若利潤率沒有好轉,則將在半年后對產品進行下線處理。
每半年,新業務部都會對旗下產品線進行一次評估,通過紅黃牌機制指引產品的優勝劣汰。“如果沒有產品退出機制,公司的人力資源和平臺資源都將被浪費。”朱姝對每一部分成本都進行嚴格的把控,除了清退衰退期產品,朱姝還想辦法將好的產品推廣出去。今年年初,新業務部推進處設計出一整套“產品交易會制度”,為產品部和區局搭建橋梁,把區局的銷售力量調動起來,“就像交易會一樣,區局選出自己認為好銷售的產品,新業務部則匹配一些機制,將產品部和區局協調起來。”
朱姝認為,上海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科學開放的制度,始終走在集團前列,作為上海電信新業務部的一員,那么也應當走在前面,為各部門試出一片可以大有作為的天空。
獎罰分明的虛擬股權激勵
為了讓重點項目團隊更快更好地做強做大產品,新業務部聯合人力資源部共同提出了一個重點產品區隔方案,采取虛擬股權的合作方式對項目進行管控。“虛擬股權”顧名思義——不具法律意義的“虛擬”的股份權益,雖然不具備法律效益,但員工卻可以借此在完成一年的項目工作后,切實獲得增配激勵。
每年公司都會制定統一的年度目標,虛擬股權則會針對這些目標,面向公司的前后端所有員工直接招募項目成員。如果項目成員在年底實現了工作目標,就會獲得增配激勵;反之則會獲得相應的扣罰。
2015年,虛擬股權政策施行之初,產品項目大致被分為扶持型和成熟型,成熟型項目能夠按照虛擬股權的運行模式根據結果獲得相應獎懲,而扶持型項目享有更加優惠的孵化政策——即使達不到目標,也沒有相應扣罰。在今年新業務部與人力資源部共同選出的參與虛擬股權激勵的9個項目中,這些項目不再分為扶持型和成熟型,而是統一劃歸在成熟型項目行列,如果項目沒有完成,項目組成員都會受到扣罰,完成則會有相應的激勵。
朱姝認為,對于虛擬股權項目組來說,今年的挑戰無疑超越往年,KPI考核有所增長,而更多平時很難推動的攻堅克難目標,也全部放在了這些項目當中。
給星火一縷風,讓它們去燎原
除了新興業務運營管理部推進處副處長的職務,朱姝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作為公司C+優秀人才,參與揚帆帶教老師和遠航IDP導師工作,每年帶教新進來的年輕員工。
“我們部門青年員工特別多,一般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些90后的年輕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如果你讓他們做的事情是他們真正想做的事,那么就會在上面用心發力。”朱姝崇尚扁平化的團隊管理模式,平時非常注重跟新員工進行交流。她善于激發這些年輕人的原生動力,因為她總能從年輕人當中收獲意想不到的創新點子。
“智能組網”這款用于測評家庭網絡環境的手機軟件,就是新業務部一位青年員工提出的點子。朱姝回憶,當時這位員工主張做一個手機軟件,幫助用戶在安裝智能組網業務前后測評室內網絡環境,“安裝前后一比較,用戶直觀地感受到了產品體驗的提升”。這款軟件在集團獲得了黑馬大賽的獎項,并很快在各省公司中推廣開來。通過這件事,朱姝相信,管理好一個年輕團隊不僅需要在流程上的嚴格把控和手把手教授基本技能,更需要給團隊成員創新的空間,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存在非常多的可能性。
“我們叫新業務部,因為在工作中我們接觸的很多事情都是新的。工作中的我們會有很多突破,無論在流程上還是創意上。”因為經常要處理各種棘手的問題,又要堅持創新尋求突破,朱姝稱自己的團隊經常要頂住壓力苦中作樂。
作為一名80后,朱姝和自己團隊的新員工年齡差距并不大,多年的交流已經讓她很懂這些個性鮮明的90后,“他們其實非常在意工作中的獲得感。”從工作事務到生活細瑣,與其說是上下級,朱姝更多時候像個大姐姐。
多年的經驗使朱姝在工作中更加老練沉穩,面對年輕人的許多困惑,朱姝經常能提出自己的建議,給予心理上的疏導和幫助。